前段时间,雷军探访了小鹏总部,这是雷军第三次来到小鹏的大本营,而这一次,刚好是小鹏年十周年。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,何小鹏胸前挂了两个“工牌”——一个小鹏汽车的,另一个是UC的。随后,何小鹏在微博发文提到:8月是UC的20年,是小鹏的10年,创业之路并不容易,连续创业更需要勇气……
时间回到2014年6月,当时何小鹏可谓处于人生的“巅峰时刻”——阿里巴巴以43.5亿元全盘收购了UC,直接让创办人何小鹏在40岁前实现财富自由。在很多人看来,何小鹏甚至可以选择直接“退休”了,但何小鹏并没有选择“躺平”,而是选择了当时大家并不看好的一个投资方向——新能源汽车。
为什么要选择一条这样的路?
在十周年发布会前一晚的采访视频上,何小鹏给出了答案:“如果一定要回忆过去的十年,我觉得有三个词,第一个是「勇气」,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勇气去挑战自己,而且有勇气踏出那一步……”
而小鹏汽车,正是何小鹏挑战自己的那一步。
小鹏十年,中国汽车波澜壮阔的10年
“2014年那个时候汽车行业已经足够成熟了,很多年都没什么变化,没有一点智能。小鹏汽车的初心,坚定认为智能化才是更大的差异和未来,要给中国那些热爱科技的人,去造一台足够智能的汽车。”何小鹏在发布会上说道。
但是,跨界造车哪有那么容易,当时没有一个人相信互联网出身的何小鹏能把一家汽车公司做起来。事实上,小鹏的第一辆车也确实没能让大家满意,甚至,也没能让自己满意。
2017年10月,小鹏发布了第一款汽车产品DAVID1.0,这款被视为互联网造车行业中首款“量产”车型却并没能与消费者见面。可能是受到互联网“短平快”的思维,DAVID1.0没能达到何小鹏的预期,最终只能火速下线沦为内部用车,小鹏为此也多付出4.28亿元的代价。直到2018年,小鹏G3的上市,小鹏汽车才真正迈开了造车的第一步。
对于这一件事,何小鹏的态度也十分坚决,表示“消费者绝不应该是我们的首批用户,不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造出对得起自己追求的车。”
时间来到2019年,这一年,是整个新势力车企最困难的时期。何小鹏和李斌谈到融资的时候,李斌说他就躺在ICU里面,而小鹏就在门口候着。同年,小鹏靠着“自掏腰包”和朋友、投资人的帮助,一共“筹”到了4亿美元的融资,但鲜有人知的是,这4亿美元只能帮小鹏汽车撑过六个月。
直至2020年小鹏P7的面世,小鹏迎来第一个销冠车型,顺势成为当时的造车新势力第一,小鹏的局面才逐渐明朗了起来。
在这场资本市场的博弈中,有一个信念一直支撑着何小鹏走下去——“我一直都坚信自动驾驶、AI会改变这个市场。”凭借着这份信念,即便在小鹏汽车最艰难的时候,小鹏对智驾的投入未减一分,也没有选择裁过智驾团队一人。在过去十年成功创造了多个第一:
第一批实现高速智能驾驶、第一个实现中国城市智能驾驶、第一个实现多个城市无图智能驾驶、第一个在中国实现端到端大模型落地……
但过去已经成为历史,趋势却是不断变化的。对未来十年汽车市场的变化,何小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:
1.未来10年,中国汽车主流品牌将剩下7家;
2.未来10年,年销100万台AI汽车是决赛入场券;
3.未来10年,小鹏汽车一半销量将来自海外。
“下一个十年,小鹏汽车将做未来出行探索者,成为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。”这是何小鹏对梦想的追求,对用户、投资者的承诺,更是对自己的要求。
下一个十年,AllinAI
关于自研智驾芯片,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前不久蔚来公布的5nm自动驾驶芯片“神玑NX9031”,但其实在“蔚小理”三家新势力当中,小鹏对于智驾芯片的规划和投入是最早的,据何小鹏透露,何小鹏:下一个十年,我想把汽车做好!小鹏的芯片团队于2020年开始搭建,目前团队规模在200-300人之间。
发布会上,何小鹏正式宣布:自研的图灵芯片于8月23日流片成功,这是全球首颗可同时应用在AI汽车、AI机器人和飞行汽车上的AI芯片。
从纸面参数上看,小鹏图灵芯片搭载40核处理器,2个处理神经网络数据的NPU,最高可运行30B的大模型参数。另外,2个独立的图像ISP,一个用于行车时的AI感知,另一个用于图像的实时合成。
此外,小鹏图灵芯片面向行车场景做了很多功能设计,设有独立安全岛,全车实时无盲点监测。面向L4自动驾驶,图灵芯片的AI算力接近3颗主流智驾芯片的水平。
为什么小鹏汽车要做芯片?相信这会是很多人当晚的疑问。
发布会上,小鹏首次公布了自身的AI体系——以AI芯片、AI大模型为基底,打造「AI汽车」「AI机器人」和「飞行汽车」三条产品线。在这样的布局下,仅靠英伟达一家供应商显然不能满足小鹏各个产品的需求,从成本上看也并非一个理想的做法。
要构建一个专有的AI体系,最理想的做法莫过于同一套“方法论”能够适配到整个体系的各个环节上,而图灵芯片,正是充当起小鹏整个AI体系里同一颗“大脑”的角色。“我认为将来立志在AI层面有所作为的公司,可能都会有非通用的芯片,也就是像小鹏图灵芯片这样的专有AI芯片。”这是何小鹏的回答。
这件事或许会很难,但一定要去做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小鹏飞行汽车“陆地航母”将在今年四季度开启预售,小鹏第二代人形机器人也将在“1024”科技日上正式亮相。也就是说,不久后我们将看到图灵芯片最直接的能力展示。
回到AI汽车这条主线,何小鹏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给智驾团队设定了对标Waymo的目标,期望在18个月甚至更短时间内达到Robotaxi的水准。从目前的进度来看,小鹏实现这个目标并非难事。
今年5月,小鹏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,成为全球唯二实现端到端大模型落地的车企。7月底,AI天玑系统XOS5.2.0版全量推送,XNGP从“全国都能开”正式升级为“全国都好用”。到2024年第四季度,XNGP将打通包括ETC收费站、停车场闸机、园区内部道路在内的智驾“断点”,实现真正的“门到门”体验……
为此,小鹏在发布会上公布了全新一代“AI鹰眼视觉方案”,该方案采用全球首发的Lofic架构,在端到端大模型下,该方案处理视觉信息无需进行转化,可直接在神经网络中输入,实时感知距离、识别速度、网络规模等均有不少的提升。
“AI鹰眼视觉方案”将首搭在小鹏P7 汽车上,于今年四季度上市。按照这个时间节点来看,小鹏将在无激光雷达或轻雷达的设计上实现XNGP“门到门”的智驾体验。
作为在全球最早将激光雷达应用在量产车型的车企,小鹏汽车却要在接下来的智驾方案中降低激光雷达的权重?
对此,小鹏汽车智驾负责人李力耘表示:端到端大模型的核心优势在于降低了对激光雷达的单一依赖,转而强调信息的整体性无损融合。软件上我们会对这两套硬件同步更新迭代,在智能辅助驾驶上给用户提供最好的体验。
按照小鹏汽车的规划,“AI鹰眼视觉方案”未来也会应用到MONA等车型上,同时,在未来的车型换代过程中也会逐步跟进这一理念。
G3到M03,开启小鹏3.0时代
在产品布局上,小鹏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:
-1.0探索阶段:G3、P7、P5
-2.0进化阶段:G9、G6、X9
-3.0重塑阶段:小鹏MONAM03、P7 ……
2018年,中国汽车产业出现了28年来首次负增长,或许是冥冥之中早有定数,在中国汽车产业亟待升级转型的时候,小鹏推出了首款量产车型——G3。与当时其他新能源车型不同的是,G3一诞生就以“智能驾驶”作为它最大的卖点,尤其是自动泊车功能,通过视觉感知 超声波融合的方式创新地解决了“停车难”的问题。从G3开始,“智能化”一词便成了小鹏汽车一张最闪亮的铭牌。
但由于当时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纳度不高,加上跨界造车经验不足,G3依然暴露出了不少问题。到了2019年,G3的全年销量也仅为1.66万辆,即便如此,这个成绩仍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二位。不可否认的是,G3对小鹏汽车而言依然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。
到了2020年8月,小鹏P7正式上市,这是新势力里第一款敢于全面对标Model3的产品,更重要的是,小鹏首次在P7上实现了高速导航辅助驾驶功能,再加上全场景语音对话的智能体验、放到现在也不为过时的亮眼造型,小鹏P7很快就成为了当年的“网红车”,一时风光无限。但在这款车型之后,小鹏就遭遇了产品规划上的第一个“滑铁卢”。
时间来到了2021年9月,小鹏推出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智能汽车小鹏P5,发布会上何小鹏表示:“我们想造一辆最好的20万级智能家轿,小鹏P5就是为实现这个目标而来”。然而,就是这样一辆被寄予厚望的产品,却因为过于繁杂的SKU、较低性价比的城区智驾、产品定位不够明确等原因慢慢黯淡了光芒。
在这三款车型里,小鹏分别实现了对智能化、高速智驾、城区智驾的技术「探索」,其中获得过不少的荣光,也不乏跌落谷底的失误。但在这一个阶段,小鹏完成了对产品先决的定位,如果要选一个标签代表小鹏,那一定是「智能驾驶」。
如果说,G3是小鹏踏入新能源整车制造业的“功臣”,那G9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将小鹏拉回“正轨”的方向标。从这一款车型开始,小鹏开始真正思考消费者究竟需要一辆怎么样的智能汽车。
在将“智能化”这一长板拉得足够长的先决条件下,小鹏率先将G9拉入到第二代平台,同时将800V快充、大空间、双腔空悬等更加能够直击用户痛点的配置悉数加入到G9当中。拿何小鹏的话来说:“智能长板要足够长,但还不能有其他短板。”但是发生在P5身上的事情同样带到了这款车型上,过多的SKU以及过高的售价,令这款本应该让小鹏完成产品蜕变、品牌进阶的一款当家车型失去了先机。
在这个阶段后,后面的产品大家也比较了解了,经过对组织架构全面地“刮骨疗毒”后,小鹏终于迎来新阶段内最大的一次销量爆发。
小鹏G6,20万级内唯一配备全域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、全场景智慧座舱、城区智驾的纯电车型,上市1个月,订单数已经超过4万,其中带激光雷达的“Max版”占比达到了70%。
小鹏X9,第一台标配后轮转向 双腔空悬的MPV、行业首发/唯一第三排靠背&头枕电动无级调节、行业首发/唯一第三排一键电动魔术收纳……足够有竞争力的配置令到小鹏X9上市7月累计交付14602台,连续七个月蝉联高端纯电MPV销量排行月榜第一。
通过这三款车型,小鹏汽车的产品真正迈进了2.0「进化」阶段,当中仍不忘将已有的车型再次进化,如P7i、2024款小鹏G9、P5等,并后续阶段中不断找到并确立全新方向——MadeOfNewAI。
和小鹏G3一样,小鹏MONA首款车也是以“3”开始。虽然何小鹏在MONA全球首秀的直播上表示:命名M03的原因是致敬6年前开启纯电普及的Model3。但同样的数字序列,很难不让人想象何小鹏也在致敬当年自己所坚持的G3。
在当晚的发布会上,何小鹏公布了MONAM03的版本和价格,包括515长续航版、620超长续航版、580超长续航Max版三个版本,并搭载纯视觉驾驶辅助系统,售价范围在11.98万元至15.58万元。
何小鹏多次强调,小鹏MONAM03拥有同级别最强智驾能力的方案。并提供标准版和Max版两种智驾版本选择:
-标准版全系标配21个智驾传感器,可以实现智能巡航辅助、自动泊车辅助、前后碰撞预警、紧急制动、左右碰撞辅助、车道偏离提醒及纠偏、并线辅助等多项功能。
-580超长续航Max车型还搭载了2颗NVIDIADRIVEOrin芯片,并额外增加4个辅助驾驶摄像头和高精定位单元,具备高速NGP和城市NGP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功能以及全场景智能泊车系统。
新定位、新智驾、新设计……从小鹏MONAM03开始,小鹏汽车正式进入「重塑」阶段。在这款车上,似乎能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小鹏,但唯一不变的是,小鹏汽车对于智能化的热爱与追求,正如何小鹏本人所讲:“每一台小鹏汽车,都是同级别智能天花板!”
更重要的是,小鹏MONAM03的到来,也标志着高阶智驾正式下沉到20万级市场,小鹏再一次铺平了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之路。拿何小鹏的话来说:“我们期望更多用户能够享受到科技进步给每一个人带来的巨大变化,这也是我们的使命。”
写在最后
十年前,当大部分人都认为智能驾驶是一个笑话的时候,何小鹏始终认为“智能化是更大的未来”。十年后,当所有人意识到这个时代必须需要智能驾驶的时候,何小鹏已经再一次走在了未来出行的AI之路上。
在会后专访上,当问到对小鹏下一个十年的设想时,何小鹏兴奋回答说:“下一个十年,我想把AI汽车做好。未来我觉得城市里面的车应该是无人驾驶,城市之间的车应该是低空飞行,未来短距离的交通工具和服务工具应该是机器人,这三个愿景要实现甚至不止十年,也许下个十年能做得到。”
或许,对何小鹏来说,“软件工程师、技术产品经理”才是更符合自己性格的标签。而他现在要做的,正是重新跃进自己在十年前已经游过了的那片“血海”,唯一不同的是,现在这片海,已经成为了无数竞争对手你追我赶的“蓝海”,而游得最快的那位,是小鹏。
毕竟,人生需要折腾自己,反正都是折腾,不如折腾自己更强烈一点。